公司新闻
晨光微露际,晚霞漫天时。在环城水系跑道上,跑步爱好者纵情奔跑;在口袋公园广场内,太极拳爱好者在晨光中舒展身姿,动作行云流水……随着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不断完善,地处黄河北岸的温县全民健身热潮持续升温。
傍晚的子夏公园,热闹非常。儿童游乐区里,孩子们玩着沙子、滑着滑梯,欢笑嬉闹着;公园绿道上,快走队伍健步如飞;广场上,随处可见动感十足的广场舞……
“从我家到公园,步行仅需几分钟。”运动爱好者夏先生感叹,“现在健身设施和健身场地与前几年相比,可以说是从无到有、从有到好的改变,热爱健身的人也越来越多。”
近年来,温县不断在体育设施建设上做“加法”,推动城乡健身设施从“有”向“优”转变。先后打造太极拳文化国际交流中心、职工全民健身中心、温县全民健身中心等6家全民健身场所,在滩区王园线、县城环城水系等地修建健身步道近40公里;通过场地普查,采购健身路径、室外乒乓球台及地埋式篮球架等设施,为全县符合条件的行政村和老旧小区配备更新健身器材,实现262个行政村体育设施全覆盖。
“无论是公园还是游园,到处都有健身器材,基本上在城区走10分钟就能找到一个健身的地方。”6月27日,正在古温国体育公园晨练的市民张爱玲说。
家门口的专业运动场地,让群众满意度“原地”升级。一处处健身场地不断上新,让温县全民健身的“幸福半径”越拓越宽。
据统计,温县近两年已在城区公园、广场安装太极推揉器等健身器材上千件,全县人均体育面积达2.97平方米。目前,温县已实现主城区“10分钟健身圈”全覆盖,镇(街道)、行政村(社区)健身站点实现100%全覆盖,充分满足了多层次、多样化的群众健身需求。
6月20日上午,全国太极拳公开赛(河南赛区)在温县陈家沟国际太极拳文化交流中心正式拉开帷幕。
“陈家沟设施齐备、氛围浓厚,我们抱着切磋的心态参与盛会。”安徽省宣城市敬亭之春太极队的刘小兵感叹道,“看到从孩童到白发老人都在习练太极拳,让我们真切感受到了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
作为太极拳发源地,温县近年来以打造“太极文化名城”为目标,成功举办了包括全国太极拳公开赛、全国全民健身大赛(华中区)太极拳比赛在内的多项高规格赛事。今年以来,温县共举办县级及以上赛事活动51场。多层次、多样化的赛事活动体系,正随着全民健身国家战略的深入实施,不断丰富市民生活,带动温县体育产业提质升级。
晨光微露际,晚霞漫天时。在环城水系跑道上,跑步爱好者纵情奔跑;在口袋公园广场内,太极拳爱好者在晨光中舒展身姿,动作行云流水……随着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不断完善,地处黄河北岸的温县全民健身热潮持续升温。
傍晚的子夏公园,热闹非常。儿童游乐区里,孩子们玩着沙子、滑着滑梯,欢笑嬉闹着;公园绿道上,快走队伍健步如飞;广场上,随处可见动感十足的广场舞……
“从我家到公园,步行仅需几分钟。”运动爱好者夏先生感叹,“现在健身设施和健身场地与前几年相比,可以说是从无到有、从有到好的改变,热爱健身的人也越来越多。”
近年来,温县不断在体育设施建设上做“加法”,推动城乡健身设施从“有”向“优”转变。先后打造太极拳文化国际交流中心、职工全民健身中心、温县全民健身中心等6家全民健身场所,在滩区王园线、县城环城水系等地修建健身步道近40公里;通过场地普查,采购健身路径、室外乒乓球台及地埋式篮球架等设施,为全县符合条件的行政村和老旧小区配备更新健身器材,实现262个行政村体育设施全覆盖。
“无论是公园还是游园,到处都有健身器材,基本上在城区走10分钟就能找到一个健身的地方。”6月27日,正在古温国体育公园晨练的市民张爱玲说。
家门口的专业运动场地,让群众满意度“原地”升级。一处处健身场地不断上新,让温县全民健身的“幸福半径”越拓越宽。
据统计,温县近两年已在城区公园、广场安装太极推揉器等健身器材上千件,全县人均体育面积达2.97平方米。目前,温县已实现主城区“10分钟健身圈”全覆盖,镇(街道)、行政村(社区)健身站点实现100%全覆盖,充分满足了多层次、多样化的群众健身需求。
6月20日上午,全国太极拳公开赛(河南赛区)在温县陈家沟国际太极拳文化交流中心正式拉开帷幕。
“陈家沟设施齐备、氛围浓厚,我们抱着切磋的心态参与盛会。”安徽省宣城市敬亭之春太极队的刘小兵感叹道,“看到从孩童到白发老人都在习练太极拳,让我们真切感受到了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
作为太极拳发源地,温县近年来以打造“太极文化名城”为目标,成功举办了包括全国太极拳公开赛、全国全民健身大赛(华中区)太极拳比赛在内的多项高规格赛事。今年以来,温县共举办县级及以上赛事活动51场。多层次、多样化的赛事活动体系,正随着全民健身国家战略的深入实施,不断丰富市民生活,带动温县体育产业提质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