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云(中国)-Kaiyun体育官方网站

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副会长李羚率调研组赴厦门湖里区调研-Kaiyun体育(中国)

公司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公司新闻

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副会长李羚率调研组赴厦门湖里区调研

更新时间:2025-07-25点击次数:

  近日,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副会长李羚率青少年与学校工作委员会、文化和体育委员会(筹)调研组受邀前往厦门湖里区开展实地调研。同行的有全国政协第十一届常委、中央电视台原台长赵化勇,中国欧洲人文交流协会健康顾问王胜强,中国驻美国大使馆公使衔参赞赵海生,中国欧洲人文交流协会秘书长董启馨与六位欧洲音乐家,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副秘书长宋万召以及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青学委、文体委(筹)相关负责同志。

  厦门是中国最早的四个经济特区试点城市,湖里约有103万人口,是厦门经济特区的发祥地,更是中国经济试点的领先者,在改革开放进程中引领潮流,此次调研旨在深入挖掘湖里经验,为青少年心理健康及文化与体育工作提供借鉴。

  与湖里区委宣传部的座谈会中,李羚副会长带领宋万召副秘书长等相关负责同志出席;湖里区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郑小妍带队,区委宣传部、区委社会工作部、区教育局、区文旅局、团区委、区关工委办分管领导及湖里区妇幼保健院主要领导参与。会上,湖里区详细介绍了文化与体育工作、青少年心理教育等工作开展情况。

  文化工作方面,湖里区“15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成效显著。区图书馆、文化馆全年无节假日免费开放,构建起覆盖区、街道、社区的三级服务网络,1个区级总馆、5个街道分馆、53个社区图书室等组成的服务体系,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丰富文化生活。文化馆的5个街道综合文化站中,3个获评全省“特级文化站”,2个获评“一级文化站”,彰显出湖里区文化建设的扎实根基。体育方面,26所学校场地免费开放打破资源壁垒,2021年至2025年举办的704个全龄层赛事活动吸引约12.79万人次参与,社区公益课程惠及近万居民,老年体育服务的“湖里样板”温暖了众多老年人。

  品牌活动是湖里区文化体育事业的生动体现。连续十七届的社区文化艺术季,带动一街一品文化品牌蓬勃发展;校园文化艺术季为孩子们搭建起展示才华的平台;“湖光山色,‘里’想生活”阅读品牌让书香弥漫全城;“海上赛事+陆地运动”立体赛事矩阵,让湖里区在国际舞台上绽放光彩。这些活动背后,是湖里区事事为人民的精神,是对居民文化体育需求的精准满足。

  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是湖里区的一大优势。自2007年启动试点工作以来,湖里区已形成专业化、职业化、本土化的队伍。湖里区社会组织服务园作为福建省首个民办社工机构孵化园区,培育出众多全国专业社会工作领军人才。政府购买社工服务、完善人才政策、推进“五社联动”等举措,让社会工作在基层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湖里区关工委的探索让人倍感温暖。融入社区网格,打造“家门口”的心理服务站,“五老”志愿者与社区网格员紧密协作,动态摸排青少年心理状态,为青少年提供及时的心理支持。江头街道江华社区的“有话告诉我”信箱,园山社区的心理咨询服务,都让孩子们感受到了社会的关怀。

  与厦门市体育局的座谈会中,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副会长李羚,中央电视台原台长赵化勇,中国欧洲人文交流协会健康顾问王胜强,中国驻美国大使馆公使衔参赞赵海生,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副秘书长宋万召等同志出席。

  会上,厦门市体育局局长阮敦梁对湖里区体育事业的整体发展情况进行了介绍。他提到,湖里区作为厦门体育事业发展的核心区域,近年来在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品牌赛事打造、群众体育开展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效。在体育基础设施建设上,湖里区不断完善公共体育场地设施网络,除了26所学校场地免费开放外,还建成了一批社区健身路径、体育公园等,让居民健身更加便捷。

  厦门市羽毛球协会沈煜桓对集美区社区羽毛球大赛做了详细介绍,大赛自2016年创办已成功举办7届,影年均参赛人数超过3000人次,截至目前,服务居民规模已超4万人次。在参赛队伍规模上,仅2024年的“美好社区・羽你同行”社区羽毛球公开赛,便吸引了集美本地社区的87支球队以及全国各地的14支社区代表队同场竞技,近千名选手在赛场上挥洒汗水,以球会友,充分展现了羽毛球运动的魅力,也极大推动了社区体育的蓬勃发展。作为全国首个以社区为基本参赛单元的赛事,其完整的赛事体系从区级延伸至镇街、社区、小区乃至家庭,在国内区县级羽毛球比赛中,规模最大、开展最为深入且体系最为完整,得到了世界羽联高度认可,吸引多地市羽协前来借鉴经验。

  调研组对集美区社区羽毛球大赛的成功经验给予了高度认可。李羚会长表示,社区体育赛事是推动全民健身的重要载体,集美区社区羽毛球大赛的模式具有很强的可复制性和推广价值。将其推广到全国,举办中国社区羽毛球赛,能够让更多社区居民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来,提升全民健康水平,同时也能进一步推动社区体育文化的发展。

  双方围绕如何将集美区社区羽毛球大赛推广到全国、举办中国社区羽毛球赛展开了深入探讨。宋万召副秘书长提出,在推广过程中,要结合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灵活的赛事方案,确保赛事的可操作性和参与度。可以先选择部分试点城市进行尝试,积累经验后再逐步向全国推广。

  赵化勇台长强调了赛事品牌建设的重要性。要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中国社区羽毛球赛品牌,需要统一赛事标识、规范赛事流程、加强赛事宣传,提升赛事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同时,要建立健全赛事保障机制,确保赛事的公平公正和安全有序进行。

  经过一番深入交流,双方就推广厦门集美区社区羽毛球大赛、举办中国社区羽毛球赛达成了多项共识。未来,将在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合作:一是共同制定中国社区羽毛球赛的推广方案和赛事规则,确保赛事的科学性和规范性;二是选择部分试点城市先行先试,总结经验后逐步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三是加强赛事宣传和品牌建设,吸引更多社区居民参与;四是探索建立赛事长效机制,推动社区羽毛球运动的持续发展。此外,双方还将在总结湖里区体育事业发展经验、推动体育与社会工作融合、培育专业体育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等方面开展合作,扩大湖里区品牌体育活动的影响力。

  为切实了解湖里区民生治理做法与成效,调研组走进湖里区围里社区和禾盛社区。围里社区的老城改建成果显著,而纯阅读公益图书馆——围里古厝书屋更是社区里的一颗文化明珠。

  围里古厝书屋由创始人崔丽发起成立,2024年9月搬迁至围里社区392号区文物保护的古厝,取名围里古厝书屋,10月1日正式开馆。它还是多个实践基地和连心站,以服务城中村孩子为使命。16000册藏书采用7色彩虹色分类法和市图区图系统,实现全市统借统还,心语书愿清单满足读者需求。举办千余场公益活动,课程丰富多样,涵盖多领域,还有特色活动和课程。小志愿者体系完善,培养孩子责任感在建立规则与礼仪培养方面,引导孩子树立良好观念。外部合作广泛,与学校、社区、企业、公益组织等多方合作,资源共享。筹资运转模式多元,有社会捐赠、政府支持、自我造血及企事业合作等,还向外捐赠书籍,传播文化。

  古厝模式极具复制和推广价值,其完善的组织架构、规范的运转模式、丰富的活动体系、多元的合作与筹资方式等,都为其他地区建立类似公益图书馆提供了宝贵经验,有助于在更大范围推广公益阅读,让更多孩子受益。

  调研组移步禾盛社区时,恰逢馨雅艺术团的排练时间。手持简易乐谱架,在社区活动中心的排练厅里整齐列队,《世界赠与你》的合唱响起,歌声里饱含对生活的热忱与对社区的眷恋,每一个音符里都藏着岁月沉淀的温情,每一句歌词都透着对美好生活的歌颂,阳光透过窗棂落在他们斑白的发丝上,画面质朴而动人。

  李羚副会长被这份真诚与热爱打动,作为湖里区社会治理成效的生动样本,当即邀请他们参加次日的,第十七届海峡论坛・海峡两岸音乐季——“鹭遇同生音创未来”音乐汇演,向欧洲音乐家,向热爱音乐的青少年,展示。她说“我希望你们能来。让法国小提琴家西蒙、钢琴家尤耐尔听听中国百姓的歌声,让热爱音乐的青少年看看,对艺术的热爱从不会被年龄限制。这不仅是一场演出,更是基层文化活力的展示,是两岸同胞共通的情感交流。”现场随即响起欢呼与掌声,与窗外的蝉鸣交织成最鲜活的民生交响。

  在“屿见闽南时光幻境”,调研组沉浸式感受闽南历史文化发展脉络。调研组深入了解了闽南地区的历史变迁、民俗风情与文旅的巧妙融合。

  以乐为媒,音创未来。7月13日上午,作为第二届“乐桥”中欧音乐沙龙的重要一环,中国欧洲人文交流协会特邀法国著名小提琴家西蒙TeromeSimon、法国著名钢琴家尤耐尔IonelStreba等六位音乐家为厦门音乐学校送去了现场大师课,通过示范讲解引导感受旋律中的情感起伏。

  在一对一的指导交流环节,音乐家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细致点拨,帮助他们解决演奏中遇到的难题。不同风格的音乐元素相互碰撞、交融,绽放出绚丽的光彩,在音乐的世界里,大家跨越了地域与文化的界限,通过音符架起了中欧文化桥梁。

  7月13日晚,音乐会在琴岛音乐厅如期而至。李羚副会长在开幕致辞中说到:“音乐是没有国界的语言,更是连接两岸同胞心灵的纽带,希望你们能继续坚持对音乐的热爱,用美妙的旋律传递真情,促进两岸文化交流,共同创造美好的未来。”

  原中国驻美国大使馆公使衔参赞赵海生在致辞中提到:相知无远近,万里皆为邻居......“乐桥”成为中欧艺术家心灵相通的新亮点,它用用艺术打破隔阂,用共鸣替代差异,让民相亲有了更鲜活的注脚,让心相拥有了更多的温情......让我们以音乐为桥,以理解为舟,共同书写中欧关系的下一个50年美好的乐章。

  馨雅艺术团的成员们如约为音乐会开幕,换上平日里压箱底的金色表演服,在音乐会上绽放出灿烂的光彩,他们的表演赢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欧洲音乐家们也献上了精彩绝伦的演出,致力于中法友好交流的菲利普先生;闪耀国际乐坛的法国小提琴大师——JeromeSimon(西蒙):他是享誉盛名的小提琴家与指挥家,他今天带来了一把350年的小提琴为大家演奏;来自法国的尤耐尔,钢琴艺术之路精彩非凡,演出足迹遍布世界多国,桃李满天下。还有优秀的青年音乐家:澳大利亚小提琴家DinihHuang;她在法国音乐学院深造,小提琴独奏、室内乐演出经验丰富;法国钢琴家ImaneBouAntoun,毕业于巴黎地方音乐学院等院校,拿过多个国际钢琴比赛一等奖;法国钢琴家ThomasZribi,自2022年起每年办独奏会,还钻研室内乐演奏,虽然年轻但已经呈现出无与伦比的精湛技艺和对音乐感觉的精准把握。另外有来自比利时的青年钢琴家TOMDEBEUCKELAER,他是比利时施坦威钢琴家;法国的大提琴家EricZorgniotti等也参与了表演,此外厦门音乐学院的“小艺术家”们也献上了一份让人震撼的音乐演奏。

  Kaiyun(中国体育) 开云全站网页

  此次2025第二届“乐桥”中欧青少年音乐沙龙实现“课堂实训+舞台展演+国际传播”的全链条模式,推动国际艺术资源与区域教育深度融合。推动不同文明交流对话,为消除隔阂偏见,营造开放包容、和谐共处的良好氛围,是通向和平的正确道路,也是历史前进的正确方向。

  2025第二届“乐桥”中欧青少年音乐沙龙正值中欧建交50周年。从第一届覆盖中国1城到第二届覆盖4城,厦门湖里区以敏锐的嗅觉发掘文化交流的契机,用“湖里速度”促成了一场场文化盛宴,背后体现的是湖里区对文化交流的重视和事事为人民的初心。

  除了参与音乐会交流外,欧洲音乐家们还走进惠和石文化园与田螺坑土楼群、塔下村,在山水与人文交织中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的多元魅力。

  在惠和石文化园,从古朴的传统人物造像到现代风格的抽象石雕,每一件作品都展现着石头在匠人手中的艺术蜕变。他们驻足于 “惠安女” 主题石雕群前,听讲解员讲述石雕背后闽南女性勤劳坚韧的故事。

  而在田螺坑土楼群与塔下村,溪流潺潺与鸟鸣啾啾相融,成了一场自然与人文共奏的即兴乐章。他们抚摸着土楼斑驳的夯土墙,在德远堂前的石龙旗杆下驻足沉思,感受着客家人聚族而居的宗族温情与建筑智慧。

  从石上艺术的精雕细琢到土楼建筑的恢弘厚重,欧洲音乐家们在触摸与聆听中,真切体会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坚韧与灵动,而这些跨越时空的文化共鸣,也化作了音乐创作的灵感源泉,为中欧艺术交流埋下了更深的伏笔。

  调研组在此次调研中收获颇丰。震撼于湖里区在文化体育、社区治理等方面的领先成就,103万人口大区的治理效能令人赞叹;启发于湖里区创新的工作思路,“五社联动”、“15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等经验值得全国学习;惊喜于湖里区对民生需求的精准回应,从老旧社区改造到阅读图书馆建设,每一项举措都温暖人心。

  湖里区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其领先型、引领性的发展模式为全国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未来,中社联双学委将把湖里区作为试点,积极推广湖里经验。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让更多地区学习湖里区的先进做法,同时将外界的优秀资源引入湖里,助力湖里区在文化体育、社会工作等领域取得更大的发展,推动中国社区羽毛球大赛落地。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湖里区的经验将在全国开花结果,为推动我国社会工作与文化和体育事业的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本次陪同李羚副会长调研的随行人员:杨毅、王胜强、李红、刘文昊、吴国新、郑仁耿、徐子涵、沈煜桓、张慧锦等人。

扫一扫,添加微信

热线电话:

0317-8205969 盐山县小营乡韩将军村 164001589@qq.com
Copyright © 2024 开云(中国)-Kaiyun体育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冀ICP备200011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