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2025年8月8日是我国第17个“全民健身日”。记者从四川省体育局网站获悉,结合2025年世界运动会8月7日开幕,为引导更多群众走出家门、走向运动场,了解世运、参与世运,在运动中享受快乐,在快乐中收获健康,按照相关要求,四川拟定于8月8日前后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全民健身日”主题活动和“体育宣传周”相关活动。
“全民健身 动起来”“全民健身 你我同行”“全民健身 从我做起”“全民健身 科学健身”等。
(一)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日”主题活动。四川省体育局将于8月上旬在资阳市启动2025年“全民健身日”主题活动全国主会场和四川省“全民健身日暨体育宣传周”主题活动省级主会场,在攀枝花市、泸州市(古蔺县)、达州市(开江县)、雅安市(宝兴县)、阿坝州(金川县)设省级分会场。各市(州)体育部门、各单位要结合实际,本着“厉行节约、便民惠民、淡化形式、务实求效”原则,于8月8日前后广泛组织开展“全民健身日”主题活动和“体育宣传周”相关活动。包括:“百城千乡万村(社区)”全民健身系列赛事活动、“三大球”、社区运动会等群众身边的赛事活动,以及世运会项目推广和体验、科学健身指导、全民健身志愿服务、国民体质监测、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达标测验、体育科普等,不断满足群众多元化的健身需求。
(二)督促做好公共体育场馆免开低开。各市(州)体育部门须督促本地公共体育场馆按照《全民健身基本公共服务标准(2021 年版)》《公共体育场馆基本公共服务规范》要求,在“全民健身日”当天免费向公众开放体育场馆和区域内的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鼓励有条件的场馆在“体育宣传周”期间免费向公众开放。
(三)精准聚焦各类人群健身需求。各市(州)体育部门、各单位要聚焦青少年健身需求,广泛组织“亲子快乐跑”“家庭趣徒步”等家庭共同参与的体育活动,以“大手拉小手”的形式带动青少年在运动中强意志、健身心,还要进一步聚焦老年人、妇女、农民、残疾人、少数民族、企业职工、新就业群体等各类人群体育健身需求,针对不同人群设计差异化赛事活动,将赛事活动办到群众身边。要立足本地实际、突出本地特色,不断提高赛事活动供给质量,打造具有地域、人群、运动项目特色的全民健身品牌活动。
(四)大力开展体育科普。各市(州)体育部门、各单位要面向基层、面向群众,广泛普及体育科学知识,广泛开展“科学健身指导走基层”“科学健身大讲堂”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科学健身指导活动。要充分利用线上线下渠道,积极开展全民健身公益广告投放活动,传播科学、权威的健身技能和安全知识,提高科学健身指导的触达率和推广力度,将科学健身指导送到群众身边,提高人民群众科学健身素养。
(五)积极开展全民健身志愿服务。鼓励各市(州)体育部门、体育总会、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和老年人体育协会率先成立全民健身志愿服务队伍,常态化开展全民健身志愿服务,广泛动员社会体育指导员、群众体育引领员深入基层开展各类全民健身志愿服务活动。倡导包括社会体育指导员、运动员、教练员、体育科研人员、体育专业师生、体育爱好者等在内的各类人才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将科学健身指导、运动项目推广、技能培训等送到千家万户,送到百姓身边。
各地、各单位要落实“谁主办、谁负责”“谁承办、谁负责”“谁组织、谁负责”和安全管理属地责任,强化底线思维,将安全防范放在赛事活动组织工作的重要位置。全面研判高温、强降雨、汛期等极端天气影响,将防暑降温、防涝防汛等纳入重点组织工作范畴,严格开展赛事活动场地安全防护设施的检查、监督及管理工作。要注重参与赛事活动人员的安全防护知识教育,提前购买参加活动人员人身意外伤害保险。针对赛事活动规模及参与人群特征,会同公安、气象、交通、文旅、卫生健康、应急管理等部门协同联动,科学制定安全应急预案,明确责任分工,确保措施到位,全力保障各项活动安全有序开展。各地、各单位要充分整合各类宣传渠道和资源,大力宣传中华体育精神和项目文化特点,吸引、带动群众积极参与体育运动。